在工程测量中,工程放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较大的工程建设,将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放样,高质量的放样是工程建设的前提,能否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放样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所熟悉的GPS,可以说它的出现使测量工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GPS为我们提供了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但是GPS在测量过程中也是有缺点的,比如说作业时间长、数据要进行内业处理等。
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GPS的最新成果,有效的弥补了GPS的不足之处,它不仅具有GPS原有优势,而且还可以为测量提供实时的定位结果,可以说RTK是GPS应用的拓展,对测量工程的又是一次变革。由于RTK能够实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所以有人又称它为“GPS全站仪”。
RTK的技术特点
(1)工作效率高:在普通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半径为4km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设站次数,移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定位精度高:只要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一般为4km )RTK的的测量精度都能达到厘米级。
(3)全天候作业:RTK测量不要求基准站、移动站间光学通视 ,只要求满足“电磁波通视”,因此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RTK测量几乎不受光线、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只要满足RTK的基木工作条件,它也能进行快速的高精度定位,使测量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和轻松。
(4)RTK测量自动化、集成化程度高,数据处理能力强:RTK可进行多种内、外业测量工作。通过移动站控制软件系统,不需要人力参与便可自动实现多种测绘功能,减少了辅助测量工作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5)操作简单:现在的仪器一般都提供中文菜单,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置,就可方便地获得二维坐标。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出能力强,能方便地与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
RTK的作业过程
1、启动基准站
将基准站架设在上空开阔、没有电磁干扰的控制点上,正确连接好各仪器电缆,打开各仪器。将基准站设置为动态测量模式。
2、建立新工程,定义坐标系统
新建一个工程,并在这个工程里设置好测量参数[如椭球参数、投影参数等]。这个工程文件夹中包括许多小文件,它们分别是测量的成果文件和各种参数设置文件,如*.dat、*.cot、*.rtk、*.ini 等。
3、点校正
GPS测量的为W CS一84系坐标,而我们通常需要的是在流动站上实时显示国家坐标系或地力独立坐标系下的坐标,这需要进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即点校正。
4、流动站开始测量
(1)单点测量:单点测量观测时间的长短与跟踪的卫星数量、卫星图形精度、观测精度要求等有关。当“存储”功能键出现时,若满足要求则按“存储”键保存观测值,否则按“取消”放弃观测。
(2)放样测量:在进行放样之前,根据需要“键入”放样的点、直线、曲线、DTM道路等各项放样数据。当初始化完成后,在主菜单上选择“测量”图标打开,测量方式选择“RTK”,再选择“放样”选项,即可进行放样测量作业。
rtk测量不但精度高,而且效率也高,随着RTK技术不断发展,rtk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工程测量工作中。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可以有效减轻测量人员的内外业劳动强度,因此RTK技术在工程测量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