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高程,一个简单的知识点

点的高程,一个简单的知识点

为了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我们需要建立坐标系。那么问题来了,一个点在空间的位置需要几个坐标量来表示?答案是:就是三个!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常将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用点的高程和点的平面位置表示。你懂的!

1、高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为高程,又称为海拔,用H表示。图中所示,A点的绝对高程为HA,B点的绝对高程为HB。

由于高程系统是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的起算面,为了确定大地水准面,我国在青岛设立了验潮站。通过1953年至1979年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叫做1985国家高程基准。并在青岛建立了国家高程控制网的起算点,即水准原点,用精确的方法联测,求得该原点高程为72.260M。全国各地的高程均以它为基准进行测算,而以青岛验潮站1950-1956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平均海面作为基准面的高程基准,叫做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该高程系统的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已由国测【1987】198号文通知废止)。

一个小科普:

  验潮站又称潮位站。为了解当地海水潮汐变化的规律而设置的。为确定平均海面和建立统一的高程基准,需要在验潮站上长期观测潮位的升降,根据验潮记录求出该验潮站海面的平均位置。验潮站的标准设施包括:验潮室、验潮井、验潮仪、验潮杆和一系列水准点。

水位观测一般分为水尺观测和自记验潮仪记录两种。

①水尺观测,即在选定的地点设置水尺,一般每小时人工观测一次,但在高潮、低潮、平潮及其前后半小时内每隔10分钟观测一次,记录潮高,并绘制水位曲线。

②自记验潮,将自记验潮仪设置在验潮井和验潮房内自动记录。自记验潮仪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水压式、浮标式、电传式;按记录时间长短可分为日记式、周记式、月记式;按记录装置的样式可分为立式或卧式等。常用的浮标式自记验潮仪的浮筒随潮汐涨落而升降时,记录笔即在记录纸上自动绘出水位变化曲线。

每个验潮站都要确定一个验潮站零点,作为本站各水尺或验潮仪的统一潮位假定起算零点。为了固定验潮站的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以及检查水尺或验潮仪零点的稳定性,在长期验潮站和临时验潮站附近,均建有水准点。


2、相对高程

地面点的高程若以某一假定水准面作为起算面,这种高程称为相对高程,见图2-3的H’A、H’B。在建筑工程中的标高通常就是采用的相对高程,一般以通过室内地面±0.000这个面的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

3、高差

两点的高程之差,称之为高差,用h表示。

设点A的高程为HA,B点的高程为HB,则由A点到B点的高差记为hAB:

H AB=HB –HA=H’B-H’A

由B点到A点的高差为hBA:

H BA=HA –HB= H’A -H’B

显然:hAB =-h BA。即A点到B点的高差为hAB与B点到A点的高差hBA,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经过以上推论,我们可以知道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面无关,紧紧体现两点之间的高低关系。因此,高差总是带有与测量方向相对高低的有关符号。若hAB为正,则说明B点高于A点;若hAB为负,则说明B点低于A点。

今天的知识点比较简单,相信大家一定都能理解。接下来的就不简单了,咱们后会有期!


分享 :